甘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高校联播
  • 思政聚焦
  • 经验典范
  • 思政人物
  • 相关下载
高校联播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校联播
西北民族大学:一百件文物见证中华民族史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2日 17:25

由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18日在西北民族大学正式开幕。

此次展览从浩如烟海的中国百年考古成果中,精选出了100件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古往今来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展示了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互动中共享的集体记忆,构建出一部汇聚56个民族共同回忆的中华民族史,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故事。

“通过此次展览,我更认识到西藏的文化与祖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的学生白玛曲陪在观看完展览后说,“就拿我家乡昌都的卡若遗址来说,卡若遗址出土的陶罐与黄河流域出土的陶罐有着一模一样的做工。”

据了解,展览以考古文物、传世文物以及民族学器物开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表述方式,通过文物本体关联时代背景和重要人物,呈现了古往今来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中华大地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先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此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交流、交融,形成了相互依存、唇齿相依的共同体。”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主任阿达来提说道。

作为甘肃省第20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重要内容,西北民族大学校长王彦斌介绍说,此次展览旨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深根植在学校各族师生心灵深处。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文物中承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使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形成过程。

来源:中新网 陈劼


  • 上一篇:2023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讨会...
  • 下一篇:学校举办2023年下半年大学生征兵工作宣...
甘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LOGO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  邮编:730070

Copyrights ©2024 版权所有 甘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陇ICP备15002798号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